原副标题:又是两年父亲节丨你对爸爸说过再见吗?
新华网北京5月8比藏西县(李明)今天是父亲节。有人说过,在所有关于父亲的关键字里,他们最应该提出诉讼,却最容易被忘却的,是再见。
那么,你和爸爸说过再见吗?
小学生展现父亲节主题油画。新华社记者 韩苏原 摄
爱 是我拉住年老的你
53岁的李先生系着拉链,端着菜从浴室出来时,他86岁的老父亲正大步走来卧室。
我看着爸爸的gecko,很大自然地和她说,‘爸爸再见’。李先生的声音带着笑容:她听了以后圈圈哈哈大笑,满脸美好,说‘我没有白疼这个儿子’。
李先生的爸爸在大伙儿缘较好,大家喜欢叫她应姐。应姐抚育了6个家庭成员,日复一日把他们推挤长大成人。在李先生的心里,爸爸是一名英雄人物父亲:她这辈子奋发向上、勤奋坚毅,而且经常教育他们要多善行,走王道。
李先生一家合影,李先生(左一),爸爸(左一)。受调查者提供
在李先生成长的二十世纪里,军用物资极其贫乏,因此Jaunpur让他记了许多年:那时候他们家的主菜都是大米饭上面盖香菇,因为饭不如吃。我在念高中的时候,有一次回到家,我老婆就偷偷地拉我进了一个卧室,然后掏出了一块肉给我吃。那一块肉放了好几天,是之前他们家有舅舅来,才买了一块肉宴请。那个二十世纪肉是一种爱马仕,我妈一口没吃省下来给我,让我当著她的面剩饭剩菜,这件事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掉。
作为一名60后屌丝,李先生笑称他很少隐晦地和爸爸说再见。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她一个亲吻,说‘爸爸你辛劳了’,不过这次试著对他来说也是不错的新体验,一开始有点儿不生活习惯,有点儿不耐烦,但是想到儿时爸爸对我的爱,就能很大自然地唱出来了。
在他心底,有一个隐秘的愿望:我觉得我爸爸是天下最好的爸爸,如果还有下辈子的话,我还做我爸爸的儿子,这是我最美好的事。
距离 或许是表达爱的开始
爸爸~我爱您!!
宝贝爸爸也爱你
微信截图。受调查者提供
90后女孩微微毕业后成了一名设计师。漂在上海,故乡遥遥,她和爸爸的关系反而亲密了不少。以前在爸爸身边的时候我比较叛逆,经常和她意见不合,就不会说‘爸爸再见’,‘爸爸我想你’这些话。
工作之后离家比较远,反而会更多地想去跟她表达这些东西。现在遇到很多不同的事情,也看过很多不同的新闻,感觉你的情绪还是要及时表达给家人,不要吝啬爱和想念。令人莞尔的是,她的爸爸也会充分地去回应女儿的爱意:有时候我妈会给我发很多亲亲抱抱的表情包,说‘宝贝爸爸想你了’。节日的时候还会给我发小红包,说爸爸请你吃早餐,我也会回她一个小红包,祝爸爸身体健康,所以平常沟通还是比较多的。
母女合影。受调查者提供
早年间,微微的爸爸独自经营了一家花店,和鲜花绿植打交道的日常其实很辛劳。我记得那时候她要送大型的盆景,但是联系不到三轮车师傅。我爸爸就自己踩三轮车,自己把那么重的植物搬上5楼。我当时还小,觉得爸爸好厉害,但现在想想如果换作是我,肯定已经哭起来了。可是我妈当时一声不吭,搬完回来接着进行下一单了。
爸爸很值得我学习,她经历了很多,但还能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。微微对爸爸的祝福简短又真挚:希望爸爸能身体健康,平平安安,顺顺利利,笑口常开,美好快乐。
有一种爱叫做就要黏着你
和微微同岁的小陈,也秉持着爱要坦荡荡的理念。
爸爸,再见。
我也爱你,大宝
微信截图。受调查者提供
我平时也老和我妈说‘再见’,我很腻歪的,我是个‘妈宝女’。我不会觉得不耐烦,我吃爸爸的饭长大成人的,说这种话很大自然。学生眼里的小陈是一言不合就作业警告的麻辣老师,在爸爸身边的小陈却是爱黏人的牛皮糖。作为一个南方姑娘,在万里之遥的东北读大学时,她每天都要和爸爸煲电话粥:因为我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,在外地的时候我会很不安,每天至少要打两个电话给我妈,打到我妈都烦了。甚至离谱到隔壁阿姨都求我说,你能不能去交个男朋友,不要再来烦你妈了。
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:当你回家超过三天,你妈就开始烦你了,而小陈身体力行地反对这句话:我觉得得看这个孩子的自觉性够不如,如果你一回家就躺在床上啥活也不干,你爸妈看到你肯定会不耐烦,要反省一下自己在家里面有没有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母女合影。受调查者提供
感情是需要互相反馈的,小陈对爸爸的眷恋来源于爸爸对她的爱:小学的时候,他们镇上还没有肯德基店。我儿时就特别希望能够吃汉堡包,有一次我妈去城里回来给我买了一个,害怕汉堡包凉了,还特地把它放在了棉被里面。当我放学回家,距离他们家还有几百米的时候,我妈冲着我大喊,‘你快点跑回来,我给你买了汉堡包,现在放在被子里面应该还热’,我当时觉得好感动。
最后,小陈笑着说:希望爸爸多多锻炼身体,能够陪我再久一些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 是一种永恒的遗憾
39岁的罗琦在某大型互联网企业担任高管,年富力强,家庭美满。他印象中的爸爸是一个娴静、温柔、爱读书的人: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爸爸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。我从小喜欢看书就是受到爸爸的影响。儿时,爸爸身体就不是特别好,但她还是跟爸爸一起努力为我的成长营造了较好的环境。
我妈是2006年初去世的,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,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。虽然很多回忆都已被岁月尘封,但罗琦永远记得和爸爸的最后一面:当时爸爸爸爸给我蒸了包子,午饭我家吃的包子。我剩饭剩菜午饭后出门,爸爸站在楼道口送我。想来是很普通的一次分别,没想到就是永别。
很久之后他才明白,人间的面,见一面少一面。彼时的罗琦还不懂得这个道理,因此他有了一生都无法化解的遗憾——直到父亲去世,他都没来得及和她说过一句再见。
谈起这件事,罗琦有些怅然:我没有说过(再见),一方面是个人性格使然,另一方面,在他们成长的二十世纪,人们不是特别善于表达自己。而且和很多独生家庭成员一样,尽管说会懂得感恩和报答,但直到爸爸去世之前,我都还是把她的关爱认为是一种理所应当。
古人云,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罗琦的心愿很简单:希望能多一个人看到我的经历,希望能多一个人隐晦地和爸爸表达‘再见’。
此外,让人遗憾的另一件事情是,他甚至找不出一张和爸爸的合影。罗琦说:你们可以配上一张绿树的照片,因为我希望风树之叹的伤感不要再上演了。
树叶在风中摇曳。朱启丹 摄
如果还能和父亲说一句话,他想说:我一切都好,不用担心。
清风拂过,树叶沙沙作响,似有回音。
再见 希望你活给自己
爱你哦老婆。
作为一个90后的男孩子,小曹在发出这条微信之前,难免有点儿踌躇。
微信截图。受调查者提供
发完这句话以后,我妈从屋里走出来问我,说‘你没事吧,是不是又干什么傻事了?’小曹忍俊不禁:因为从小家里对我的教育就是独立自主,一般不会直接地去表达自己的爱意或者是情感,所以一说到这种话,她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我干了什么亏心事,要么就是我又犯了什么傻了。
小曹和爸爸的相处模式更像朋友,准确来说,更像损友。我是北京人,16年去成都上大学。因为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,我爸妈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弱的人,所以他们就说去送我。送到学校之后,当时他们俩表现得还很不舍,让我照顾好自己。小曹话锋一转:然后第二天他们两个就自己去玩了,去了宽窄巷子。我就在学校里待着,看着他们的朋友圈,各种好吃的,各种照片,可开心了。
母子合影。受调查者提供
在小曹的印象中,爸爸坚毅强势,操持着一大家子人:我儿时身体不好,有两年冬天晚上下雪,她自己抱着我走着去医院,爸爸的怀抱很温暖。因此,他希望爸爸活得更自我一点:我希望她后面的生活能活给自己,不要想着跟自己不相关的其他事,怎么开心咱们就怎么过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中有一段女主角的内心独白:长大成人的一个重要标志,就是把好听的话都说与外人听。那些伤人难听的,或者沉默不语的,都是说给最亲近的人。
然而,无法控制情绪恰恰是一个人不理智、不成熟的表现。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,应该是学会体谅,学会理解,学会亲吻,学会说再见。
把爱宣之于口,没那么困难。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,别忘了和爸爸说一声再见,不止今天,不止父亲节。(完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
添加微信